微电影《最远的重逢》首次关注服刑人员子女心理伤痕

首部关注服刑人员子女心理伤痕的微电影《最远的重逢》由北京双子山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太阳村儿童教育咨询中心摄制完成。该片由青年导演窦欣平执导,余玥、杨秋生、刘婧莎联合主演,太阳村儿童参加演出。

作为2013年中国国际微电影大典参赛作品,该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影片讲述了一对父女的情感故事——单亲家庭中长大的慧慧从小热爱舞蹈,在父亲杨玉福入狱后没有了依靠,被送进专门救助服刑人员子女的太阳村。她在那里学习、成长,最终成为孩子中的佼佼者,考入了梦想的大学。年届五旬的杨玉福终于刑满释放,出于对女儿的想念与愧疚,他选择来到太阳村做一名义工。这里充满了女儿留下的印记,父亲循着女儿的足迹,一切忽然变得那么清晰,他仿佛看到了女儿的成长与心路,与一直远离自己的女儿变得那么接近。又到了暑假时节。慧慧重新回到了太阳村,成为这里的假期志愿者。她没有想到,在太阳村,她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亲……

影片导演窦欣平认为,服刑人员子女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以艺术的形式呼唤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十分重要。影片虽然关注的是一个弱势群体,但视角力求新颖,通过温馨的剧情、唯美的画面、轻松的舞蹈等形式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主题,使观众感受到阳光,同时意识到,关心弱势群体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同样重要。窦欣平介绍说:“我一直觉得,一部电影是一次视觉的盛宴,因此,传达‘美’是一个前提。这个观点,对公益题材一样适用。在影片中,我并没有因为关注的是一个受过伤害的弱势群体而刻意营造悲戚意味,相反,我努力去让影片变得清新、唯美。因此,我将女儿的特长圈定为舞蹈,得以在全片穿插多个舞蹈与音乐,使影片具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在唯美的画面与动人的旋律中,传达出我对主人公心理层面的关注。整个影片对重逢的描绘只是女儿看到父亲背影一场戏,他们之间不用说是一句话,就连一个照面都没有,但是,这不正是我们需要观照的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吗?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爱心人士给予的物质帮助已远远不够。他们虽然犯过罪或是服刑人员的子女,但情感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异,他们也渴望家庭,也渴望爱。正因如此,《最远的重逢》虽然‘清新’,却也‘厚重’,一个发生在太阳村的小故事,浓缩的却是一对父女的命运与情感。”

该片全程在北京太阳村拍摄,十余位生活在太阳村的服刑人员子女本色演出。太阳村创始人张淑琴女士在影片的访谈中说:“我们希望孩子用亲情唤醒父母良知的回归,因为每个孩子对他们的父母就是一份指望,一个人有了指望才会有希望。这一点无论是对孩子还是他们的父母来说,都非常重要。”

该片入围2013中国国际微电影大典、第二届“善行河北、美丽河北”微电影大赛等全国性评选,于春节前后将登陆各电视台及视频网站。

最远的重逢 (1) 最远的重逢 (2) 最远的重逢 (3) 最远的重逢 (4) 最远的重逢 (5) 最远的重逢 (6) 最远的重逢 (7) 最远的重逢 (8)

Comments are closed.